首頁 > 中國食品報 > 一把手談食安

堅決扛起食品安全政治責任 全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22-03-03 增城區區長 霍陽 文章來源:增城區人民政府 編輯:陳韞靈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安全,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發表了一系列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戰略地位、根本任務、責任體系、基本要求、工作方法等,為全面加強新時代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既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2021年,增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扛起食品安全政治責任,嚴格按照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四個最嚴”要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秉持“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監管成效用結果說話,工作成績每日歸零”的風險管控理念,努力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有效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年全區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中向好,未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事故和影響重大的輿情事件。

(一)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壓實各方責任保障食品安全。一是自覺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把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作為公共安全問題來抓,堅持黨政同責,做到真抓真管、嚴抓嚴管、常抓常管,抓出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二是不斷壓實黨政部門食品安全責任。嚴格落實《廣州市增城區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增城區有關部門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等有關要求,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區機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確保各級各部門不折不扣落實食品安全領導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三是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強化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倒逼生產經營者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全區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均設置了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明確了分管負責人,促進企業主體責任更好落實。

(二)著力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食品檢測工作連續4年納入區民生實事推進。一是不斷夯實監管基礎。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連續4年把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納入區十件民生實事,2021年全區財政投入近4720萬元用于食品安全工作,不斷提升檢驗檢測人員、車輛、設備等保障水平。二是做好食品安全檢測。加強對春節等應節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重點品種食品的安全抽檢,擴大抽檢覆蓋面,2021年完成食品監督抽檢8792批次,合格率98.82%;完成食品快速檢測18.7萬批次,合格率99.43%;不合格產品已全部完成核查處置。三是守好冷鏈食品安全門。建立全區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場所、從業人員臺賬,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建立核酸檢測質量督導工作機制,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直接接觸人員、產品和環境“三強化三覆蓋”核酸風險監測,2021年開展核酸檢測7.2萬份,高效穩妥處置1宗日常檢測和5宗其他線索流入核酸陽性食品突發事件。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新五查”行動,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索票索證制度,開展宣傳培訓、約談重點企業21家次。

(三)嚴厲打擊食品違法犯罪行為,查辦案件獲評全國典型案例。始終保持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高壓態勢,以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制假售假、違法使用農藥獸藥、互聯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等案件為重點,強化區域間、部門間案件移送、督辦查辦、聯合懲處、信息發布等溝通協作,推動“兩法”銜接工作的深入開展,牢牢守住市場安全底線,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2021年共查辦食品違法案件457宗,辦結377宗,案件完成率134.17%,排名廣州市各區第一;查辦農產品質量安全(含農資)違法案件39宗,辦結25宗,沒收假劣農藥813公斤,其中2021年3月辦理的農業企業超出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農藥案件被國家農業農村部列為典型案例;立案食品類刑事案件8宗,破案8宗。

(四)完善食用農產品監測體系,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一是推進農產品檢驗檢測設施建設。以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契機,完善農產品監測體系,建設區農業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目前檢測中心檢測項目達154項;新建物聯網智慧型鎮、村、企監測站點45個、共享檢測中心1個、檢測示范點3個、荔枝檢測小站3個,共抽檢各類農產品15.93萬份,合格率達99.97%。二是推進農產品監管系統建設。推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監測體系建設,智慧監管系統對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監管數據互聯互通;為100名鎮街專職農產品質量安全員配備巡查監管實時上傳設備,實時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狀況。三是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管理,2021年以來開展“三品一標”認證企業專項檢查6場次、企業24家次、抽檢57份樣品,合格率100%。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主體達到334家,已開證的主體273家。推廣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質量安全標準,建成我省首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增城)便利區,累計認證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9家、加工企業4家,應用溯源管理平臺流通農產品近3.2萬噸,位居廣州市首位。四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啟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共抽檢豇豆等種植類農產品565份,合格率達99.1%;共抽檢水產養殖場414個、水產品樣品763份,合格率達100%。

(五)加大食品生產經營監管力度,凈化轄區食品安全環境。一是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整治。針對食品小作坊數量多、規模小、衛生條件參差不齊、生產方式比較落后等現狀,大力開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對升級改造后符合條件的食品小作坊發放登記證并納入監管范疇,加大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和監督抽檢力度,2021年整體小作坊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9%。二是開展餐飲行業質量提升行動。餐飲行業食品安全量化分級和“明廚亮灶”建設工作雙達標,轄區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工作全部完成,50家集體食堂、餐飲單位量化分級提升至A級;377家學校食堂和社會餐飲單位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實現后廚網絡直播,接受監管部門和家長代表監督;29家中高考考點食堂在廣州地區率先使用物聯網技術,對消毒、留樣等重要設施進行實時狀態檢測,進一步保障學校食堂食品安全。

下來,增城將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認真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抓實抓細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全區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一是完善食品安全綜合治理體系。進一步強化區委區政府領導責任和各鎮街黨委政府屬地管理責任,不斷加大人、財、物的保障力度,持續深化食品安全領域“放管服”改革,構建各部門通力協作、共同治理的食品安全格局。二是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建設更高水平質量強區,著力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優質安全的食品品牌。堅持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和執法辦案“兩手抓”“兩手硬”,加大餐飲等重點場所監管力度,持續抓好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食品、食用農產品違法違規行為,解決群眾關注的食品安全重點熱點問題。三是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以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保障糧、油、肉、菜等供給安全。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提升農業企業的標準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積極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四是持續推進食安城市創建。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梳理我區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并落實各項改進措施,確保食品安全狀況保持良好、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