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食品產業轉型 打造科技創新和技能服務平臺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聯合成立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究院
2020-05-29 陳力華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報南粵食安融媒體 編輯:進哥、丘浩銘
本報訊 (記者陳力華)5月25日,由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共同成立的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究院舉行成立授牌儀式。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食品學院相關領導及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負責人和研究院相關技術人員等出席儀式。該研究院是食品學院承擔的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雙高?!苯ㄔO子課題。
雙方希望以此次聯合成立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究院為契機,更多地了解食品行業、企業需求,拓展學校服務行業、企業廣度和深度,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搭建體現學校特色的“政校行企”(政府引領、學校主導、行業銜接、企業實踐)的產教融合平臺。
突出“雙導向”,找準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定位
近年來,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的改革發展任務,是高職學校對接科技發展趨勢、支撐產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高職學校補齊科技創新短板、提升技術服務能力的內在要求。
食品學院黃國平院長介紹:食品企業需求和技術應用是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邏輯起點。根據粵港澳大灣區食品安全與營養領域發展需要,緊密對接食品產業體系,校企雙方在人才、設備、場地等資源上全方位合作,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決策咨詢、技術服務、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以解決食品企業技術工藝、產品研發、人才培養需求等問題為根本。通過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的大力銜接,目前已有廣州樂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研究院共同開展功能茶研發生產,廣東因博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檢測項目等2項應用落地。接下來,將有更多的企業和項目落實到研究院,服務中小企業復工復產,也將與全省各地各種食品相關企業進行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并將成立若干分院。
深化“三融入”,明晰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路徑
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執行會長蔡高斯說,此次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聯合組建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究院,食品行業需求是“原動力”,企業需要是“立足點”,人才培養是“基本點”。
一是融入食品產業發展。當前,廣東省傳統食品產業改造升級不斷加快,新興技術不斷產生,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加快食品加工技術升級改造、營銷水平提升,有利于盤活舊有的產業格局,把舊有存量轉化為新的增量,不僅能夠鞏固壯大傳統產業優勢,提高產能,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還保障人們“舌尖上的美食安全”。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應凝練優勢研究方向,以專業群為依托,解決落后產能、產品同質化等社會現實問題,推動產業創新驅動發展,打造廣東食品品牌,注重產業、行業、企業、職業聯動,以機制創新、制度創新為重點,解決職業教育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陳年難題”。
二是融入行業企業發展。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虛擬現實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引領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促使行業企業不斷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當下,了解食品行業企業需求,為行業企業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產出行業企業真正需要的技術創新成果。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微食品企業是學校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面向的主戰場,要聚焦服務面向,針對行業企業創新需求,突出學校企業創新“雙主體”地位,推動學校創新成果向企業集聚,使核心技術更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三是融入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是高職學校的根本使命。學校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確保平臺始終服務教學一線,確保平臺人才培養功能充分發揮,確保平臺研發成果服務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食品學院、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已聯合舉辦多場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培訓超過2000人次,近期學院又聯合協會及成員單位開展“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現代學徒制班的嘗試。最近,由廣東省食品安全質量協會牽頭聯合省內相關高校、科研機構成立的“廣州市華南食物藥用價值與營養研究所”也是以該研究院為基礎而組建的,廣州華南食物藥用價值與營養研究所現已獲得市場監管部門和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機關的審批。
強化“四服務”,提升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效益
食品學院黨總支書記潘劍輝指出:服務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高職學校培養優質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整合社會優質資源、為產業行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應服務學生成才、教師成長、中小微企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服務學生成才。要充分考慮學生成長規律,結合科技研發項目和內容構建系統化的平臺培養體系,制定和完善培養標準,開發基于項目研究過程的創新課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為推進課堂革命、實施有效教學、開展現代學徒制等提供有效的平臺載體,實現人才培養與技術技能創新的深度互動。
二是服務教師成長。要依托專業群,與行業領先企業合作建設工程技術中心、產品研發中心、協同創新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企業研究室等,聯合開展研究開發、成果應用與推廣、標準制定等活動,推動校企科技人員相互交流、相互兼職,有效帶動專業教師專業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是服務中小微食品企業發展。要充分發揮高職學校在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上的優勢,把科技創新的重點放到技術服務、應用技術開發和技術推廣上,專業教師主動參與中小微企業課題研討、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和技術轉移,提供技術攻關和技能培訓服務,解決中小微企業科研人員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問題,有力支撐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四是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應依托區域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基礎產業,充分整合專業、人才和科技優質資源,以有效推進傳統行業優化升級、促進支柱產業穩步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食品高新技術產業快速成長、創新生產性服務業新型發展模式為核心,系統開展科技攻關、產品研發、技術推廣、發展咨詢、技能培訓、成果轉化等服務活動,為大灣區食品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
相關文章
- [ 2020-10-13 ]
- [ 2020-08-13 ]
- [ 2020-06-18 ]
- [ 2020-06-04 ]
- [ 20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