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中心 > 果蔬

香菜價格上漲 網友:家里有礦也吃不起

2018-09-07 文章來源:時代周報

8月29日上午9時,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易晶盛菜市場,常年在這里買菜的譚阿姨買了一塊冬瓜,結賬時,她指著冬瓜旁邊的香菜問攤主,能不能搭一小把香菜?攤主無奈道,“香菜太貴了,別說搭一把,搭一根我都賠錢?!?/span>

  嘉和一品(馬家堡店)的張經理告訴記者,自最近兩個月蔬菜漲價之后,除了門店供應的葉菜外,通過自行采購的葉菜每個月要多出500元的開支。他笑稱,現在香菜幾乎成了店里菜品中“最貴的裝飾”。

  此前,網上一度流傳一張山東壽光超市香菜售價39.9元/斤的照片。網友調侃道,“家里有礦也吃不起香菜了”。

  一位北京市新發地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可能是受到8月初網上流傳的山東壽光香菜39.9元一斤的照片影響,香菜收購商或有意提高了價格。

  8月27日、28日、29日,記者在走訪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附近多家菜市場及超市時發現,香菜確實出現了大幅度上漲,品相好的香菜價格高達30元每斤。8月29日上午8點左右,記者在東城區易晶盛菜市場買了一兩香菜,3棵,一共3元。不少挑選香菜的市民眉頭一皺,吐槽“菜價一下上來了,工資都沒有菜價漲得快”。超市發超市安定門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幾日香菜處于快速售罄、供應緊缺狀態,“進的也少,受天氣影響,擔心賣不出去,就爛了”。

  記者翻閱新發地官網中關于香菜單價的歷史數據發現,和2017年同期相比,7月、8月香菜單價的整體漲幅較大,今年7月底,突破了去年最高價每斤7元,7月23日上漲至歷史新高每斤15元。

  每斤15元的香菜,為何從源頭進入零售環節,最終到達顧客手中,高達每斤30元?

  被加價的香菜

  “最近我的電話被打爆了,全是要香菜的?!眮碜陨綎|濰坊的張師傅是一名香菜種植者,他每年種植100畝香菜,產量達到1400斤左右。

  今年8月中旬,他的電話幾乎被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的香菜批發商打爆,批發商紛紛向他詢問手上及地里正在生長的香菜供應量和售價,其中以北京客戶居多。

  由于沒有充足的貨源,張師傅不得不拒人于門外。他說,每年這個時候是最適合種植香菜的季節。但半個月前,受前一段時間洪災的影響,張師傅損失了30畝香菜,每畝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算下來,一共損失了6萬余元。

  據張師傅介紹,香菜的生長周期為40天,最新的一批香菜采摘也要等到一個星期之后了。張師傅擔心的是,采摘香菜的人工成本或許還會增加。這樣計算下來,他今年的損失將會更大。

  一位邵姓香菜批發商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行情,收購香菜的單價為5元/斤—6元/斤,而一斤香菜的人工成本為3元。也就是說,當前香菜種植者所獲得的利潤最多為3元,“人工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為香菜需要一棵一棵采摘,這些并沒有將化肥、農藥等成本計算在內?!?/span>

  批發商將收購來的香菜摘除清理干凈后,打捆,放入保鮮庫,“這個季節現出現賣,冬天加上塑料袋或保鮮膜,放得久一些”。上述邵姓香菜批發商說,他會在收購價的基礎上加價1元—2元,再將香菜倒賣出去。

  而最終批發商手上分銷出去、進入零售商之手的香菜,可能已經歷了三番五次“倒賣”。

  零售商加價已是業內默認的規矩。據楊經理介紹,一般每斤會加0.5元的成本費,包括摘菜費、攤位費等。但據另一位不愿具名的零售商稱,他們也會將近期房租漲價、往返油費成本及進出新發地所需要交的費用(新發地市場入口處需交30元的檢測費,出口處根據采購量進行繳費,最高為15元)等分攤進去。

  不過,零售商環節總體上遵循“高來高走,低來低走”的原則,他們認為賣價取決于進價,甚至不敢猛加價,“加價過多,擔心無法賣出,不過基本上倒賣兩手之后,香菜的價格就會漲很多了,這也是一種炒作”。上述邵姓香菜批發商告訴記者。

  適時調價

  在走訪調查中,記者注意到,不只是香菜,茴香、油麥菜、菠菜等葉菜均價漲了一半,在7元/斤—10元/斤之間徘徊。超市葉菜單價普遍上漲,8月28日上午11時,菠菜為8.49元/斤。8月29日,某超市的茴香價格漲到了每斤9.9元。

  易晶盛菜市場負責人楊經理告訴記者,市場批發采購蔬菜的主要渠道是新發地批發市場,菜價也是根據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價格進行調整。同時,他們也會根據市場行情,每天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調整。尤其是葉菜,如果從新發地以2元/斤買入,零售商在早上8點市場開門時賣到3元/斤,但到10點左右就開始甩貨,價格會低到2元一斤,甚至更低?!昂芏鄶偽毁r錢也得賣了,因為葉菜受不住,放攤位上就爛了?!?/span>

  另一位市場工作人員稱,自上周以來,葉菜價格上下浮動了三次,葉菜銷量整體呈下降。比如,此前茴香一次性運輸量在1500斤左右,價格上漲后,一次性只運輸300斤,“價格太高,擔心賣不出去,損失太大,很多銷售茴香的攤主每到十點就開始低價甩賣,這樣能夠保證清攤”。

  來自河南的孫師傅在易晶盛菜市場賣葉菜10余年了,他主要銷售香菜、菠菜、芹菜、油麥菜等葉菜。但菠菜漲價后,銷量就出現了大幅下降,“一個月以前,菠菜每斤售價為3.5元時,兩天內可售出100斤左右,如今單價上漲至8元,最好的銷量是40斤”。

  孫師傅的口頭禪是“賠錢的買賣,誰也不要”。8月29日凌晨2點,孫師傅準時出現在新發地批發市場大農門,他知道來自張家口的菠菜運輸車一定會在凌晨2點準時到達,卸車、分發交易?!斑@兩天少了2車(菠菜)?!睂O大哥嘟囔道,據他介紹,此前隔日到來的菠菜車有3輛或者4輛。

  8月29日上午8時,記者在孫大哥的攤位上發現,不斷有人過來詢問芹菜和菠菜的菜價,他會在香菜、茴香上擺一塊注明售價的白色泡沫塑料,其他的葉菜均沒有擺上,他笑稱,菠菜和芹菜是“靈活調價”。

  以芹菜為例,每天8時到10時,芹菜執行單價為3元,10點一過,每當有顧客來問價,他將單價調整為2.5元。一位顧客在9點時買了一顆芹菜,稱重后要價為3元,眉頭一皺,“這么貴”,孫大哥笑著安慰道,“沒辦法,進價就貴”。10時左右,又一位顧客購買了一棵芹菜,愉快地支付了2元,看著顧客離去的身影,孫大哥又嘟囔起來,“沒辦法,賠錢也得賣了。”

  同樣表現出無奈的還有老張夫婦,他們早上從北京周邊香菜種植者手里收購了一批香菜,進價為每斤13元。早上將價格定為每斤18元,“早起人多,人多菜少”。臨近中午,為了盡快將香菜賣出去,他又將價格調整為每斤13元,“沒辦法,天氣熱,擔心壞了”。

  老張夫婦的香菜分為兩種品類,一是個頭大、新鮮、品相好,售價為15元/斤;二是個頭小,微黃,售價為13元/斤。附近一家大排檔的工作人員來采購香菜,一邊吐槽“價格比之前貴了五倍”,一邊挑選香菜。他在隔壁買了一斤11元/斤的香菜,又在老張處買了兩斤13元/斤的香菜?!?1塊錢的用來裝飾,13塊錢的用來作料?!彼ΨQ。

  菜價上漲背后

  記者在乘坐地鐵前往位于大興區的北京新發地市場途中,聽到市民議論菜價,“原來兩塊多的葉菜,一下子全漲價了,菜比肉還貴 。”

  根據來自河北邯鄲、保定,河南洛陽,山東濟南等地的市民反饋,近一周以來,香菜價格比往年都要高,市場和超市的葉類菜漲價幅度很大。

  在采訪中,幾位菜販告訴記者,今年葉菜的供應量忽高忽低,波動很大,往年這個時期葉菜比較便宜。至于背后的原因,不少人認為是受到山東壽光洪災的影響。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監測,從7月初開始,全國蔬菜價格連續7周上漲。進入8月份以來,全國28種蔬菜批發均價逐周走高,8月第4周為每公斤4.19元,比8月第1周上漲11.7%。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顯示,除水產品外,蔬菜、水果、畜產品價格指數均呈上漲態勢,其中蔬菜價格指數漲幅最大。

  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告訴記者,從7月10日開始,價格就開始走高,這和壽光水災有一定關系。他告訴記者,新發地的蔬菜主要供應產地來自張家口、河北、內蒙、山西、寧夏、東北三省及山東等地。

  而目前山東、張家口、遼寧一帶受降雨和高溫天氣影響,不利于香菜等葉類菜生長,產量偏低,處于偏緊狀態,但整體上影響不大。

  記者聯系河北邯鄲、香河、內蒙古興和縣、北京周邊等地種植香菜、茴香等葉菜的人,他們均稱,受到今年雨水的影響,葉菜受到很大影響,邯鄲的香菜賣到每斤11元,興和縣的茴香賣到每斤10元。

  另一方面,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副經理張君華稱,由于近期全國各地受到降雨的影響,南方菜品嚴重缺貨,當地菜價非常高,出現了“北菜南調”的情況,經銷商將一些葉菜銷售到了南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只有5種蔬菜整體價格出現降低趨勢,分別為蘿卜、胡蘿卜、蔥、姜、蒜。雖然蔥最近價格處于上漲趨勢,但原因在于蔥的主要產地是山東青島、濰坊,與2017年相比還是降價的。

  8月28日,大蔥的批發價為1.2元/斤,批發商開玩笑說行情不好,想去賣香菜。

  張君華分析稱,這五種蔬菜未漲價主要原因是這些產品種植面積增加,由于前幾年高價格刺激種植面積增加。蔬菜價格有兩個高峰期,一是春節,一是雨季。他認為蔬菜價格不會持續上漲,10天左右市場蔬菜價格將會回歸正常。

  中金所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趙慶明則認為葉菜主產區受到氣象災害影響,是導致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趙慶明稱,香菜、茴香等不屬于日常大量消耗的蔬菜,價格一旦受到突然的因素比如水災影響,就會出現波動,并且往往會表現劇烈。

  另外,從短期來看,確實會存在一些投機因素,加上信息不透明,受到產區到消費地的距離限制等因素影響,在某個環節可能會出現加價,屬于正?,F象。趙慶明說,市場機制很快就會發生作用,難以儲存的葉菜很難出現囤積居奇等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