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中心 > 包裝

專家倡議構建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

2022-01-21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報 編輯:景雪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相關調查顯示,目前仍存在標簽看不懂、標識不醒目等問題。

  為此,中國政法大學食品藥品法治研究中心近日組織業內專家,對如何構建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進行了專題研討。會上,專家們從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學和食品安全角度對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進行了探討,呼吁食品包裝正面標識制度盡快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如今,市場上的無糖、低脂、低熱量等健康產品逐漸增多,但是由于預包裝食品背面的營養標簽所標示的信息有時復雜難懂,對消費者準確判斷食品營養素含量的高低造成困擾。

  “我國公眾對營養標簽的使用情況并不樂觀,每五個受訪者中只有兩人能理解營養成分表?!睍?,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教授張娟表示。同時,來自中國政法大學食品藥品法制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也顯示,公眾對于營養素含量的認知存在不足。以高脂肪纖維餅干,如粗糧餅干為例,有50.74%的消費者認為其是低脂肪食物,僅有9.21%的消費者認為其是高脂肪食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也表示,目前,公眾整體營養知識缺乏,即使現有的食品包裝已經對一些信息進行標識,但人們并不理解其對于健康的影響,對于食品的選擇還不能夠做出自己的判斷。

  清晰易懂 簡單方便

  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大有用處

  據了解,食品營養標簽分為兩種,即營養成分表和補充營養信息。前者是位于食品或飲料包裝背面或側面的標準化營養成分列表,后者旨在輔助消費者解讀營養成分表。

  食品包裝正面標識(Front-of-Pack Labelling, FOP)是位于包裝正面主視野中的營養標簽,通常通過圖標、符號、文字等元素,以簡化的形式展現食品中的營養素含量或營養質量,比位于包裝背面的營養成分表更能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食品的營養狀況并迅速做出健康選擇。

  據中國政法大學食品藥品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青斌介紹,我國目前尚未建立食品包裝正面標識體系,但2019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已明確提出,將“修訂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推進食品營養標準體系建設”作為合理膳食行動的重要內容?!澳壳罢谛抻喌摹额A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也有意引入相關規定。構建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蓖跚啾笾赋?。

  據楊曉光介紹,目前人們在健康方面的突出問題包括能量相對過剩和微量營養素攝取不足,如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缺乏而體重超重,“這是由不合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所以從保護消費者健康的角度,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構建勢在必行。”楊曉光強調。

  事實上,作為促進健康飲食的政策工具,食品包裝正面標識的優勢就是清晰易懂、簡單方便,已被世衛組織推薦為應對非傳染性疾病“最合算措施”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營養技術官崔瑩介紹,目前已有法國、英國、智利、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實施了食品包裝正面標識體系。

  知情權 選擇權 健康權

  三維角度下凸顯正面標識體系建設重要性

  “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的推進可以促進消費者對營養素的認知,也是為健康賦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提高消費者的健康素養。”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后尹學珺表示。

  與會專家均對此表示認同。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孫穎認為,構建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有利于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能為消費者提供更為明確、簡潔、快速的指引。

  構建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也得到了消費者的支持。中國政法大學食品藥品法治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參與者在調查中呈現知情訴求,有96.83%的參與者支持在預包裝食品領域推廣國家統一認證的、更簡單、清晰、醒目的食品標簽。

  “預包裝食品標識問題不僅關系到知情權,還存在健康權的問題。正面標識的顯著性很重要,要讓它的顯著性凸顯出來,通過位置、面積、標識色差等方式,讓消費者對預包裝食品有正確識別?!敝袊ù髮W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薛克鵬建議。

  對于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和健康教育之間的關系,尹學珺指出,“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的干預措施,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本身就是一項健康干預的措施,它的推進反而可以促進大家對于營養素的認知。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有利于為個體創造健康的環境、提高消費者的健康素養?!?/p>

  我國已經形成了對健康權的全方位保障體系,因此正面標識的建設對于保障公民健康權,對于公民得到一些關鍵證據并在實踐中維權具有積極意義。“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在本質上是一種助推行為,它作為一種科學手段,能夠在盡可能減少成本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效果。正面標識體系應當采取評價型,以避免出現信息的紊亂?!敝袊ù髮W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張力指出。

  政府 社會 消費者

  推進正面標識體系建設一個不能少

  據了解,自1989年瑞典率先推行食品包裝正面標識系統以來,不少國家已成功構建起相關體系。王青斌認為,我國的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起步較晚,有必要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

  “推進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建設,應該找好切入點,使消費者可以做出更加明確的選擇?!睏顣怨庹J為,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同樣需要對其加強監測和評估,不斷動態調整、發展更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食物營養評價室主任王竹指出:“要做到良好的或者是更具有價值的評估,就需要有配套的程序支撐,從技術層面、法規層面以及消費者正面引導的層面等促進良好意愿的可行性轉化?!?/p>

  首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李筱永也表示,從健康權理論、社會正義和慢性疾病負擔的角度來看,國家干預飲食選擇方式具有正當性基礎,而在干預方式上,可以以助推理論為基礎,強制和自愿相結合,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推動預包裝食品正面標識體系建設,企業、消費者和行業協會、學會等,都應當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