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菜籃子基地再增33家 出臺國內首個智慧農貿地方標準
2022-03-10 文章來源:奧一新聞 編輯:景雪
源頭再添33家菜籃子基地,建立深圳智慧農貿建設地方標準……開年開工忙,近日,深圳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又有多項新進展。
作為廣東省第一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圳的腳步從未停下。自2018年起,深圳市啟動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工程,推動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打造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把“食品安全保障”和“食品質量提升”協同發展作為重要工作目標,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
新增市級菜籃子保供穩價
日前,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2021年新認定深圳市菜籃子基地名單,共33家。其中,蔬菜水果基地8家,畜禽蛋奶基地3家,水產基地5家,農產品加工基地17家。
深圳市級菜籃子基地建設是深圳市“菜籃子”保供穩價的一項重要舉措,助力深圳企業提升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桿。早在2014年7月10日,深圳就率先發布實施《深圳市“菜籃子”基地認定與監測管理暫行辦法》,探索推動市菜籃子基地建設,帶動了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到市外適宜地區舉辦蔬菜水果基地、畜禽蛋奶基地、水產基地、農產品加工配送基地、農產品流通基地,讓供深農產品品種日益豐富,產量持續增長,效果十分明顯。
當前,深圳市菜籃子基地已成為深圳調控農產品市場供應的重要手段,在保供給、穩物價、促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了保供應穩物價安民心的重要作用。
出臺國內首個智慧農貿地方標準
“過去,這里氣味難聞,地面污水橫流,垃圾亂擺放,只想著買完菜趕緊離開……”回想起過去上川市場的環境,家住附近的楊先生記憶猶新。為改變人們對農貿市場“臟亂差”的刻板印象,近年來,深圳把環境衛生作為農貿市場綜合治理的重點領域之一。
作為國內首個智慧農貿系列地方標準,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的2項深圳地方標準——《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智慧農貿市場管理系統建設規范》獲批發布實施。
該標準填補了國內智慧農貿領域的相關標準空白,是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深圳標準”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為深圳乃至全國開展智慧農貿建設提供了標準引領。
據了解,自2019年起,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牽頭開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全力推進智慧農貿建設。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有308家農貿市場,累計完成287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建成219家智慧農貿市場。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由“臟亂差”市場搖身一變為“智慧市場”“放心市場”,升級改造成效顯著。
為鞏固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成果,加快推進智慧農貿建設,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1年2月8日制定出臺了《深圳市智慧農貿市場建設管理指引》《深圳市智慧農貿市場建設技術指引》《深圳市各區第三方智慧農貿市場數據采集、監測技術指引》《深圳市各區第三方智慧農貿市場數據接入技術指引》和《深圳市各區第三方智慧農貿市場管理系統建設指引》。此次,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上述5項指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煉整合,制定了《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智慧農貿市場管理系統建設規范》兩項地方標準。
《智慧農貿市場管理系統建設規范》規定了市區兩級智慧農貿市場管理系統建設的系統軟件要求、系統安全要求、部署環境要求、硬件設備要求等,從系統建設、系統運行、運維管理3大項44小項提供了評價依據。
通過制定《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智慧農貿市場管理系統建設規范》,能夠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農貿建設模式,為消費者、商戶、市場管理方、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個性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務,以標準引領推動深圳市智慧農貿建設。
相關文章
- [ 2022-03-16 ]
- [ 2022-02-25 ]
- [ 2022-02-23 ]
- [ 2022-02-08 ]
- [ 2022-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