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態 > 今日要聞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兩條底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2022-02-25 韓松妍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報 編輯:景雪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三農”工作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確保穩產保供,確保農業農村穩定發展,并對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耕地保護等重大事項進行了強調部署。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好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不提新主題、不講新提法,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對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8個部分35條,為廣大農民群眾送來了政策春風和民生禮包。

“兩條底線”守牢成果保障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之一。文件強調,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完善落實監測幫扶機制,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去年以來,“三農”工作克服疫情災情疊加等不利影響,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數據顯示,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增產267億斤,生豬產能提前半年實現恢復目標,其他主要農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總體穩定,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充裕。但這并不代表在糧食問題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從吃飽到吃好,從米面油到肉蛋奶,消費結構還在不斷地升級,糧食需求仍然呈剛性增長態勢,結構性矛盾又不斷地凸顯,緊平衡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同時資源環境的約束也在加劇。

對此,唐仁健認為,在這種背景下,保障糧食安全這根發條,要擰得緊而又緊,工作要抓得實而又實,重點是“三靠”。

——靠責任落實。中央明確,今后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產量,主產區要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要切實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產銷平衡區要確保糧食基本自給。

——靠收益保障。今年將推動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力爭做到政策保本、經營增效。政策上,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經營上,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提高種糧綜合效益??傊?,就是要讓種糧農民不吃虧、有錢掙,而且還盡可能多得利。

——靠基礎支撐。關鍵是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決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夯實糧食生產物質基礎。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去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長16.9%,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接下來還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表示,下一步要在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強化重點區域幫扶、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實上下功夫。精準確定監測對象,將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把產業就業幫扶作為著力點,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編制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實施一批補短板促發展項目,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讓脫貧基礎更加牢固、更可持續。

“三項重點”促進鄉村興旺

堅持產業富民,讓農民多增收、有奔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三項重點”,即扎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在鄉村發展方面,重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對此表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鄉村“五大振興”第一個就是產業振興。文件對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是做好“三個著力”。

——著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產業要姓“農”,要在做優做強種養業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的多元價值,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三大鄉村產業。在縱向上,要打造農業的全產業鏈,推動產業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由賣原字號向賣品牌產品轉變,推動產品增值、產業增效。在橫向上,要促進農業與休閑、旅游、康養、生態、文化、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產業的類型,提升鄉村經濟價值。

——著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大力發展縣域范圍內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要立足統籌縣域富民產業發展,科學布局生產、加工、銷售、消費等環節,宜縣則縣、宜鄉則鄉、宜村則村,形成縣城、鄉鎮、中心村分工合理的產業空間布局。同時,發揮各類產業園區平臺帶動作用,引導農產品加工業更多向縣域、主產區轉移,打造城鄉聯動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著力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歡迎工商資本到鄉村投資興業,發揮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一起干、一起賺,形成產業鏈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支持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訂單農業、加工物流、產品營銷等社會化服務,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此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在鄉村建設方面,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健全實施機制。在鄉村治理方面,重點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臺載體,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

“一個加強”壓實政策責任

唐仁健表示,新時期,抓“三農”工作其實就是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在內涵、外延上,在新時代、新階段基本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就更不要把它搞成‘兩張皮’。當前,關鍵是要真刀真槍干起來,見聲勢、見行動?!碧迫式≌f,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一項重要內容是“一個加強”,就是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調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

具體來說,一是壓實責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典型的“條塊結合”的特征,不只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領域的具體工作,需要全黨全社會總動員,部門和地方齊發力。下一步,將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明確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推進鄉村振興責任,落實落細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具體要求,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唐仁健透露,今年還將開展省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同時,還要完善市縣考核制度,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

二是健全機制。把脫貧攻堅探索形成的有效經驗做法,根據新的需要,借鑒運用到鄉村振興中來。從責任落實、組織推動、社會動員、要素保障、考核評價、工作報告、監督檢查等方面,推動健全一攬子鄉村振興的推進機制,廣泛動員、集中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三是轉變作風。鄉村振興不同于脫貧攻堅,是持久戰,不是攻堅戰,是全域、全員、全面的振興。必須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鄉村發展規律,用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穩扎穩打推進。

四是建強機構。文件強調,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一體承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議事協調的職責,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有條不紊地推進鄉村振興工作。